民彩网

眼皮上的小黄点,其实是危险信号!——警惕沉默的杀手“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”

发布日期:2021-12-23

来源:

点击数:次

44岁的陈先生20多年来每天都有饮用52度白酒的习惯,10年前,他被诊断患上了慢性乙肝,在外院治疗了多年效果一直不理想。3年前,陈先生在照镜子的时候发现他的双眼眼皮上多了两个黄色的斑,但是不痛不痒,于是他就没有放在心上。

2384C

近日,陈先生因“乏力、肝功能异常”到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一病区住院。袁淑芳主任医师带领团队查房的时候,一眼就注意到了陈先生眼皮上黄色的斑!有着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袁淑芳主任医师知道,这个绝对不是普通的斑,而是黄色素瘤。这种病症常见于中老年人,易发生在遗传性的血脂过高、糖尿病和其他继发性血脂过高的患者身上,往往具有家族性,病变位于上眼皮内侧,有时候下眼皮也会发生。黄色素瘤实际上并非是肿瘤,而是类脂质样的物质在皮肤组织中的沉积。

362D1

袁淑芳主任医师向陈先生解释说,部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患者,因胆固醇代谢异常可伴有黄色素瘤,因此他肝脏的损害原因不能只考虑酒精性脂肪肝和慢性乙肝导致,必须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。在完善肝穿、自免肝等相关检查后,陈先生最终被明确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类型——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(PBC),验证了袁淑芳主任医师的推断。

经过对症治疗,陈先生目前已经好转出院了。

2DF99

袁淑芳主任医师介绍,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(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,PBC)是一种以胆汁淤积和胆管纤维化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肝病,其病变是由免疫介导的胆管细胞损伤引起,起病隐匿,病情进展快慢不一,有的可以几十年没症状,有的则在很短时间迅速进展为失代偿肝硬化、肝衰竭,甚至需要肝移植。该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年龄和性别倾向,女性多见,是普通人群的3倍。同时还有遗传易感性,家族中有此疾病的患病率远远高于无家族史的人群,也可与其他免疫性疾病同时发病。

PBC临床的主要症状包括疲劳、乏力、纳差、皮肤瘙痒、骨质疏松、高胆固醇血症和皮肤的黄色瘤等。由于患者肠道缺乏胆盐,影响食物中脂肪的乳化与吸收,会引起脂肪泻。脂肪泻往往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、D、K和钙的吸收,引起营养不良。由于胆道梗阻,血清脂类总量和胆固醇含量持续增高,组织细胞吞噬多量胆固醇而形成黄疣。黄疣常见于眼睑内眦,少见于其他部位。当肝功能衰竭,胆固醇合成障碍,血清胆固醇浓度下降时,黄疣也可缩小,甚至消失。

28722

临床表现典型的PBC患者,诊断一般比较简单,但症状明显的患者多数已是晚期。大部分患者都像陈先生这样早期症状不明显,常常悄无声息的发展至肝硬化、肝衰竭,而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。所以早期诊断是能否治愈的关键。早期发现的话,及时给予熊去氧胆酸或者其他的药物利胆的治疗,还可以使用一些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改善患者的症状,改善肝功能。但如果不注意控制,有可能在早期就出现了胆汁性的肝硬化,甚至肝衰竭。因此在临床上发现眼皮黄色素瘤,不容小觑,一定要警惕沉默杀手——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!

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病因不明,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,还可能与药物反应、感染等因素有关。以下的健康小贴士对预防此病有帮助,请您牢记:

1.绝对禁酒(包括啤酒及米酒),少喝各种饮料,可喝热茶。

2.对于眼睑黄色素瘤的治疗,饮食上,注意减少脂肪、糖类的摄入,少吃米面、土豆、山药、蜂蜜、西瓜等淀粉、糖分含量高的食物,少吃动物内脏、禽蛋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,少吃煎炸的油腻食物,不饮酒,如体重超标者则应减轻体重,控制热量摄入。部分患者的眼睑黄色瘤通过饮食可逐渐变淡并最终消退,若饮食治疗效果不佳则可考虑行药物或手术治疗。

3.保持运动的习惯及良好的心态。

关闭

©版权所有 2020  柳州市人民医院    技术支持:

   

电话:0772-2662222    邮编:545006    地址:广西柳州市文昌路8号

医院邮箱:lz_rmyy@163.com